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明确指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国家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也是重庆发展的重大机遇。袁家军书记专题调研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并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要找准战略方位定位,完善工作体系机制,坚持开放协同、共建共享,打出“组合拳”、形成工作合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更大突破,更好地辐射西部地区,服务全国发展大局。近年来,交通运输学院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和港航物流学科专业优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咨询服务、在职培训等方面,与重庆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四川港投新通道物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等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几乎所有核心企事业单位,都建立起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院与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陆海新通道的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在2017年公司成立之初就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我院优秀校友段本生(总经理助理、贵州分公司负责人)、伍鑫(运营部部长、宁夏分公司负责人)均深度参与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的首发与快速发展。公司现为我院交通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每年均接纳我院上百名本科生、研究生实习和学院承办的高端培训班学员考察学习。同时,校企双方在学生就业招聘、毕业论文联合指导、前沿微课学术讲座、多式联运标准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目前,双方已约定待2023年春暖花开之时正式签订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
学院与四川港投新通道物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聘请了公司总经理余曲波高级经济师担任我院硕士生兼职导师,并定期邀请相关技术专家到校开展港航物流、多式联运等方面的学术讲座。双方联合申报的“重庆交通大学-四川港投新通道物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刚刚获批重庆市教委市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目前,双方正细化基地建设方案,拟于下学期初联合举行产学研合作签约及基地授牌仪式。未来,双方将重点在研究生一流课程开发、研究生实习与就业、嘉陵江航运一体化发展、铁公水多式联运、智慧港口与数字航运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学院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建立了长达13年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深度见证了集团公司的成立与快速发展。早在2010年,学院就与集团成立之初所属的钦州港和北海港分别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了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时任交通运输学院党委书记王晓雯教授、院长邵毅明教授亲自出席签约及授牌仪式。交通管理(原名航运管理)系于2010年7月组织2007级近60名大四学生利用暑假,分别到钦州港和北海港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顶岗实习,并首次推荐了7名学生扎根集团工作。目前杨远明同学已经成长为集团总调度中心主任,游通同学成长为集团西江港口生产业务部副部长,徐明文同学成长为集团北港物流重庆办事处负责人。2018年,我院交通管理系主任蒋军率队拜访集团总调度室和人力资源部,受到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谢志双的亲切接见。2019年,谢志双副书记又率团回访我院,双方在学生实习、招聘就业、课程设置、码头运营调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目前,我院众多优秀校友正奋战在集团公司自动化码头建设、港口运营调度、港口物流与市场营销等诸多岗位,都努力为集团公司尽快实现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TEU的宏伟目标做出各自贡献。
除了重庆、成都、钦州等3个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核心节点外,学院还与通道上的四川泸州港务有限公司和广西百色枢纽通航投资有限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四川泸州港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昌信为我院兼职硕导,副总经理曹廷华为我院校友,公司为我院交通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每年均接纳学生实习,并提供就业招聘岗位。同时,双方还联合开展了《四川省长江港口水陆联运发展研究》《四川长江港口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与发展研究》等课题研究。此外,学院与广西百色枢纽通航投资有限公司积极开展合作,针对正在修建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工程-百色枢纽通航设施工程,双方正在联合开展《大型综合水运枢纽智慧通航信息管理和控制系统研究》和《珠江水系重点枢纽建设对滇桂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等课题研究。
此外,学院“智慧港口与数字航运”创新团队正在参与交通运输部重大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TOS)研发》,并与中科院力学所、重庆固蓝海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智能真空吸盘靠泊装置”研发与市场化运用,相关技术和产品将首先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智慧港口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学院还积极夯实与重庆港务物流集团(果园港、珞璜港)、重庆航运建设发展集团(新田港)、重庆市交运集团等大型物流企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高质量发展。
未来,交通运输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整合科研团队,深化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单位的产学研合作深度与广度,力争取得“新成效”,做出“新贡献”,为“新重庆”建设助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