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项目牵引式学习 交通运输学院举行2023“智能交通菁英班”开班典礼

作者:交通运输学院  编辑:杨岭  审核:陈坚发布时间:2023-10-30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推动项目牵引式学习,加速形成校企人才培育合力,10月27日(星期五)上午,交通运输学院于南岸校区第一教学楼10301,举行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2023“智能交通菁英班”开班典礼。教务处副处长刘礼标,交通运输学院党委书记杨林、副书记谭涛,企业代表中信科智联行业营销总监吕晨阳,企业代表海康威视解决方案行销经理黄蔚洁、人力资源文勇,交通设控系马庆禄教授、李崛副教授、副系主任邢茹茹、吴永军博士、饶畅博士、陈莉博士等教师代表出席,20级优秀学员代表和21级全体同学参加,开班典礼由交通设控系主任何永福主持。

交运学院党委书记杨林在开班典礼中致辞,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是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传统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素养,在教育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下,我们应依托菁英班等培养模式改革载体,为学生设置有挑战的项目,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得到综合素质锻炼。希望教学团队将科研资源、将企业真实案例转化为项目,并与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提前结合。学院将设立产教融合基金支持菁英班建设、支持项目培育,祝愿每位同学都能取得标志性成果。

教务处副处长刘礼标寄语同学,智能交通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未来发展机遇巨大,大家珍惜机会、不负期望、相互扶持、共同成长。同学们学习方式需从听、转为提问、最终能做到在项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团队需将课程组、课程群和科研项目统筹策划好,做好小项目与大项目的衔接。感谢中信科智联和海康威视对项目式学习计划的支持。希望在企业的助力下,菁英班能建设成为项目式教学改革班。

中信科智联重庆行业营销总监吕晨阳介绍了车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交通、信息通信、能源和汽车技术正在深度融合,车能路云协同的智能交通系统已成发展必然趋势。中信科智联是全球领先的车联网产品与方案提供商,围绕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承担了全国多个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的建设,拥有完整的C-V2X端到端产品系列和车路协同解决方案,是C-V2X车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行业亟需多领域跨学科人才,且对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较强。目前传统人才培养方式,更多偏重理论研究,跨学科实践能力欠缺,缺乏针对新技术的实训平台。未来中信科智联将助力菁英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同学们提供项目实践实训锻炼和创新机会。

海康威视解决方案行销经理黄蔚洁介绍了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以智慧路口雷视融合感知系统、隧道行车安全数字孪生管理系统、云边协同智能道路交通事件监测系统、交通运输数字执法系统等海康威视真实工程项目为案例,剖析了涉及的软硬件和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以及学生应具备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希望后续能与菁英班同学合作,共同提升项目技术水平,更好地为行业服务。海康威视人力资源文勇进一步介绍了行业的人才需求、员工成长路径和福利待遇,希望同学们未来能加入到海康威视大家庭。

开班典礼回顾了往届已毕业菁英班优秀学员风采。毕业生现活跃于海康威视、浙江大华、万集科技等智能交通企业,比亚迪、长安、赛力斯等智能网联新能源车企,以及中交、中建、中铁等基建企业。不少毕业生选择交通类或计算机类双一流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随后,领导嘉宾为2022智能交通菁英班优秀学员代表颁发证书。2022智能交通菁英班以32名同学为骨干,带动全年级学科竞赛参与总人数超过43人,校级以上获奖人数34人,国家级获奖人数17人,历史性荣获“交科赛”(A类)一等奖2项。不论学科竞赛获奖数量和质量,还是学科竞赛参与率和获奖率,相比往届都有较大提升,学生保研竞争力位居全学院五个专业前列。

交通设控系主任何永福介绍了2023智能交通菁英班人才培养体系和选拔概况。2023菁英班将以培育智能交通、智能网联领域工程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建设项目牵引式学习计划,贯穿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本科毕设等综合能力培养环节,形成校企人才培育合力,提高学生跨学科创新实践能力,打造有特色的智能网联领域学生创新策源地,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生态。最后公布了入选2023智能交通菁英班的50位同学名单,勉励同学们,超越自己,筑梦未来。

智能交通菁英班依托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主要面向本专业大三同学选拔,已连续开办5届,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并于2022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是本专业探索智能交通产教协同育人、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本专业教师团队全员参与、开放科研项目、联合企业专家,形成校企人才培育合力,为学生提供贴近于行业一线的项目制实训机会和个性化成长成才指导。菁英班将坚持走出校门办学,联合中信科智联、海康威视、赛力斯等行业头部企业,结合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探索更深入、更务实、更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现行业真问题,解决行业真问题,促进学生跨学科团队协作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和拔尖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