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学生:
该赛事由学校教务处主办,交通运输学院承办。现将大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安徽理工大学、安徽三联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安徽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将于2025年11月在安徽理工大学举行。为做好我校参赛作品遴选上报等工作,现启动重庆交通大学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校内选拔赛。该赛事由学校教务处主办,交通运输学院承办。现将大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参赛对象
我校交通类相关学科在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二、 参赛说明
1. 作品范围
参赛作品须为本次大赛前未曾获得相关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的作品。参赛作品必须是与主题相关,有一定的创新性、实用性。参赛作品形式应具有完整性,包括设计图纸、研究报告、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等。所有作品应为原创,填写申报书并且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研究报告或论文必须按照大赛规定的格式样板进行调整,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2. 竞赛类别
作品内容涵盖与“智联云途、徽通未来”相关的交通、车辆、机械、电子信息、基础设施、自动化、计算机等方向,根据学生学历层次本届大赛共设置本科生和研究生2个赛道,本科生赛道结合作品研究领域及所在学科分设4个方向,研究生赛道不分设方向。
◆本科生赛道(成员中不含有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A.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B.道路与桥梁工程;
C.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D.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研究生赛道(成员中含有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但允许含有本科生)
3. 报名资格
参赛对象为交通运输类、土木工程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机械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及相关学科在读本科生及研究生。省内、外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均可参赛。大赛只接受以高校名义推荐的作品,不接受以个人或非高校团队名义组队参赛。
参赛选手、指导教师、专家/裁判和秘书处等成员需签署承诺书(见附件),承诺书签字原件或扫描件报大赛组委会留存备份。
三、 参赛方式
1.为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大赛不接受个人报名,报名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限定为2-5人。
2.每件作品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每位指导教师指导作品不能超过2组。如作品获奖,将在获奖证书上刊印指导老师姓名。
3.每个参赛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长负责本小组参赛过程中的组织、联络及答辩等工作。每位参赛者都应参与作品的创作,最终作品应反映每位成员的分工及贡献度,体现团队协作。
四、 参赛时间
1.报名时间:截止至2025年9月26日,将在QQ群内在线表格填写报名信息。同时,各小组队长需要在赛链网站上,将自己小组报名。(赛链网址:https://pro.racelink.cn/home,账号:学号;默认密码:111111,登录后请及时修改自己的密码。)
2.提交作品时间:截止至2025年9月26日,提交重庆交通大学2025年第七届安徽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校内选拔赛参赛作品申报书(附件见QQ群)、作品原创性申明(附件见QQ群)、承诺书(附件见QQ群)。除首页外,任何地方不得出现与学院名称、教师和队员姓名有关的信息。将以上电子材料统一以“××学院+作品名称+队长姓名”的方式命名,并打包发送至邮箱:3110709613@qq.com。纸质材料收取地点详情见QQ群内通知另行通知。邮件以“××学院××专业××队长姓名××项目名称”的方式命名,如“交通运输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张三××项目名称”。
3.决赛时间:2025年10月10日。采取现场答辩的方式,评审出第七届安徽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校内选拔赛决赛获奖作品;根据实际情况,推荐出第七届安徽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赛参赛作品,具体名额以第七届安徽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组委会最终通知为准。
注:如果赛事组委会有相关时间节点调整,校内赛组委会会在“第七届安徽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校内选拔赛交流群”QQ群中及时通知。
五、 其他说明
大赛组委会单位有权保留参赛作品说明文档及论文,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大赛组委会单位可以公布参赛作品说明文档及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这些内容。
六、 奖项设置
重庆交通大学2025年第七届安徽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校内选拔赛奖项设置如下:
◆一等奖前10%、二等奖前20%、三等奖前30%、优秀奖前40%
根据作品总体质量,一等奖可空缺或者减少名额。各等次奖励设置为:
一等奖:获奖证书;
二等奖:获奖证书;
三等奖:获奖证书;
优秀奖:获奖证书
七、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重庆交通大学教务处
承办单位: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八、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119办公室
联系人:蔡志鹏老师
联系方式:15102362233,997117184@qq.com
第七届安徽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校内选拔赛交流群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