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学院成功举办《港航节能减排技术》前沿微课讲座

作者:交通运输学院  编辑:杨岭  审核:蒋军发布时间:2025-10-24浏览次数:

10月22日晚7点半,交通运输学院邀请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水运所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经济学博士刘长俭教授开展题为《我国港口绿色低碳发展的思考》线上讲座。讲座由蒋军副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中,刘长俭教授首先结合最新开展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究课题水路交通自然禀赋多态清洁能源供给潜力评估进行了介绍,指出本研究课题聚焦风能与太阳能两大清洁能源,评估其为港口清洁能源的供给潜力。

刘教授介绍了自洽能源系统理念,即港口通过智慧能源管理,实现绿色电力自给自足。并以天津港为例进行了阐述说明,天津港的风机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达68兆瓦,年发绿电”1.5亿千瓦时,领跑全国。

针对我国港口绿色低碳发展问题,刘教授围绕研究框架和理论方法”“联合分布特征”“潜力评估和发电预测”“典型场景研究四大板块开展介绍。课题系统构建了我国水路交通基础设施与风、光、水等清洁能源的联合分布特征模型,首次实现了全国港口-航道-船闸-岸线的清洁能源禀赋量化评估。

最后,刘教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目前零碳港口建设尚面临着认知不足、光伏空间受限、风机审批难、绿色投资高等四大瓶颈。为此需要进行开源与节流并举:一方面多能融合,统筹布局风光、氢醇及潮汐;另一方面以电代油,推广节能技改、污碳协同,升级岸电和储能套利,实现港口全面减碳。

讲座最后,同学们积极提问,刘教授都进行了精彩的解答。本场讲座内容翔实、讲解精彩。同学们纷纷表示,讲座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更让他们对港航绿色低碳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专家简介:

刘长俭,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水运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经济学博士,长期从事运输经济和港航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等领域科研工作。参加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等国家级规划,以及全国水运五年规划研究;负责了三峡新通道、长江口航道等国家级重大水运工程专题经济分析,以及大连、天津、武汉、镇江等多项港航规划、企业战略研究;承担了省部级项目5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专著4部,发表论文150余篇。获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战略研究成绩突出个人、第五届交通运输部直属机关青年五四奖章、部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部直属机关青年理论学习标兵等各类表彰20余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