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交运先锋”队通过观察、走访的形式,深入农户家中,就彭水县石坝子村的“脱贫攻坚”现状,进行天的调查。队员们以“退耕还林”工程为切入点,感受了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对脱贫攻坚的助力,同时参观了村里创业先行者的产业基地,并与石坝子村村委蹇书记和李主任讨论了村中现状以及工作难题,队员们也积极的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建议。
退耕还林奏响绿色脱贫攻坚新乐章
16日上午8点,“交运先锋”队在李村长的带领下来到了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果林基地——木子林业。据了解,去年,9户农户成立了木子林业责任有限公司,承包了农户山上的荒地三百余亩,种植了李子、桃子等果树,投资近七万元,。此举也打响了脱贫攻坚战的第一枪。李村长介绍道:“此有限公司的存在主要是为了稳住百姓心,让他们能放心的将土地交给我们,同时也是督促我们基层干部能让新政策为退耕农民带来真实惠。”同时,队员们也了解到,五年后,经果林若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每亩地将获得1200元的国家补助,农户每亩纯收入为800元,木子农业有限公司每亩将获得400元。而果树产生的经济效益的80%将由管理人员获得,农户依旧获得20%的纯收入。此项举措,相当于农户把地租给公司管理,收取租金,并且可以在该公司做一些除草、施肥等工作获得工资。实施退耕还林,与其他生态脱贫攻坚措施有机结合起来,让广大农民群众在造林营林、管林护林和发展经济林中获得更多收益,着实做到了“在一个战场打好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
强基础兴产业,山村走上脱贫路
为了带动村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针对当地用地情况和产业基础,村里种植了大量经济作物,尤其是红薯种植,已成为当地的一个新兴特色产业。
我们从村委蹇主任口中得知,前不久,重庆八健传媒对石坝子村做了专访,并承诺,若村里大力种植红薯,产出优良的红薯粉,八健传媒将为其解决销路问题。在普子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在石坝子村村委会开工建起了红薯加工基地,为年底红薯加工成粉打下基础。此外,玉米地里种红薯,玉米窝里带黄豆,立体农业使得土地利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真的是“一碗土,一碗饭”。
(在建的红薯加工基地)
石坝子村大面积的玉米红薯种植为村民养猪创造了条件, 16日上午9时许,我们去拜访了“养猪专业户”莫老板家,莫老板一个人在老家经营猪舍、蔬菜棚和批发销售,妻子在镇上负责蔬菜零售。养母猪30头,每年出栏商品猪300余头,外加300余亩蔬菜基地,蔬菜品种多达14余种,目前每天能销售五六百斤蔬菜,在旺季每日能销售1000斤以上。莫老板说:“旺季种植采摘的时候我们会雇人,但平时的管理都由自己一人完成,我们在粪池里放了抽粪泵,管子直接接到了菜地,每天早晨一个人都能完成几亩地的施肥浇灌。”为了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这边大多的创业者都是亲力亲为。
摸村底寻贫困,真情帮扶暖人心
经过了40多分钟的山路颠簸,于16日11时许“交运先锋”队到达石坝子村5组。一路盘山公路的曲折并没有阻挡队员们探望贫困农户的热情。从农户李大哥处了解到,他们很少赶集,因为要4个小时左右,孩子上学只有选择租房住读,需要劳动力监护,还要支付租金等日常费用,使得本就拮据的家庭变得更加困难。村委蹇书记表示:这一代人离开了土地,又融入不了城市,生活会更加困难。脱贫要从娃娃抓起,教育跟上了,路就好走了。
在蹇书记带领下,我们又来到王玉容大姐家,她家有 4个女儿,王大姐热情地招待了我们。蹇书记说到:现在农业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那么 “持续增收”变得尤为重要。张桥老师表示: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到底扶贫的本质还是人。
最后,张桥老师也代表“交运先锋”队向走访农户送上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并为他们拍摄了全家福。
一整天的实地走访调查,让队员们切实感受到这场脱贫攻坚战的紧急与必要。百亩经果林添绿色风光,增百姓收益;红薯加工厂销特色作物,强基础产业;搭大棚种蔬菜,建猪舍养肥猪,“要我脱贫”变“我要脱贫”。偏远地区先通路,水电设施全搞定,孩子教育要抓紧。基层干部做实事,百姓积极响应号召,创经济谋发展,脱贫之路共前行。